海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割锦记 > 七、魂魄兮归无踪

七、魂魄兮归无踪

推荐阅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网游之大盗贼最强狂兵仙界归来千修真仙奇缘调教千金末世之虐杀原形最后一个使徒大唐绿帽王

    “那年五月,我带着孙女坐船去金陵,要去虎丘一带看望一位老友。那日在桃叶渡,偶然遇见了某尘子道长,不对,她那时候还是个小伙子,不曾出家。攀谈起来,才知我那孙女和某尘子道长都是爱茶成痴的人,互相大生知己之感。我孙女在金陵有几个茶友,就借来一处茶室,同他一起品茶。

    我记得那间茶室很是别致,荆溪壶、成化窑磁瓯等几十种,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珍品。我孙女起炉烧茶,在灯下视茶色,几乎与磁瓯一色,茶香逼人,我是不懂茶的,某尘子道长却赞不绝口。他问道:“此茶产于何处?”我孙女答道:“此为阆苑茶也。”道长因此细品了一口,摇头说道:“不要打诳语,这虽是阆苑茶的制法,味道却不一样。”

    我孙女也是调皮,不回答他,反而掩嘴笑着问道:“那道公子知道这是何地所产?”

    某尘子又喝一口,说道:“味道却像是罗岕所产。”我孙女吃了一惊,某尘子又问道:“那这水是何水?”我孙女道:“是惠泉之水。”道长又摇头说道:“你又来骗我,惠泉远在千里之外,即便能运来,如何还能如此等般生鲜清冽?”

    我孙女答道:“我可不敢再欺骗你了,这确是惠泉之水无疑。采这井水可不容易,需到午夜新泉刚出之时,立刻汲取。然后以山石垒在装水的瓮底,趁着江上好风一路运来此处。这般以石养水,才能保持住惠水的原味。”

    其后我孙女又取出数种茶叶烹制,一一请道长区分,竟然无一不中的,我孙女这才膺服。”

    难得事情过去二十几年,老人家仍能记得如此清晰。从她的记述里,仿佛能看见两个衣袂飘飞的人相对而坐,几案上茶具俨然,女子煮水烹茶,男子举杯细饮。茶香袅袅,水汽如蒸,唯见一片祥和。

    四天之后,大长老永眠于云梦泽中。

    她的灵魂据说将汇入祖先英灵的队列中,继续守护族人。或许她的慈和可以稍微改善先祖们的态度,不至于对活着的人太过苛求。

    在夜晚里,每个人举着一盏纸灯,走到湖边,为大长老送行。上千个光点在夜色下汇成洪流,仿佛银河滑落天空。每一点光代表着一个活的灵魂,和无数个虽然死去,却仍旧眷恋着这片土地而不肯离去的灵魂。

    “这是灵灯,能为大长老指引她要踏上的路。”木槿将多出来的一盏递给子杞,他是许多年来第一个参加长老葬礼的外族人。而她自己,现在是新任的大长老。

    她应该走的很安详吧?在临终之前能见到红衣之魂的诞生,并且是用自己的血核引动。在她年幼的时候,或许曾站在人群里,远远的见过那一袭无以伦比的红衣。那时候,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可以为一个族人染上红衣。

    根据楚巫的规矩,每一代的红衣战魂都需由这一代的大长老接引晋级,只有大长老的血核才能染红白衣,引发出天生的血脉。这是流传在每一代大长老之间的秘密。每一代的大长老自继位之日起,都在既紧张又期待的等着这一天,能在自己的任期里接引一位红衣之魂,这是一个长老所能拥有的最大殊荣。即使这一场“接引”,注定要用自己的命来换。

    现在,木槿接过了这个秘密。

    纸灯被一片片送上湖面,飘向湖的深处。它们会随着水流漂下去,然后在千万只错综复杂的水系中散开,即使熄灭了,依然在指引道路。这片大地上的神灵会庇佑虔诚的人,点燃寄托在纸灯上的哀思。

    仲夏的楚地已然湿气浓重,伤口仍隐隐作痛,子杞用力揉*搓着关节,却无法驱散骨缝之间的痒痛。木槿长老俯下身,最后一个将手中的纸灯放进湖里,子杞也跟着照做。木槿长老说道:“回去吧,湖边的湿气重,不利于你的伤势。”

    “燕姑娘的病情,我们几个老家伙拿捏了几日,虽不得要领,但终非一无是处。相信假以时日,或可解开燕姑娘的顽疾。陆公子虽然身子已无大碍,但若不好生将养,只怕日后有碍修行。我们大家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在这里住下,静心休养,另一边或可等来解开燕姑娘怪病的契机。——大长老的遗愿,也希望我族能为陆公子尽力做些事情,虽不能全然报答公子的大恩,于心也能稍觉安然。”

    这几日听报恩之类的话听到起腻,子杞几乎可以安之若素了,当下只摇头笑笑,又问道:“岚徽姑娘依然没有出门吗?她这样一直自己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不吃不喝,伤势也没人料理,真让人担心。”

    木槿苦笑了一声,她刚刚继任大长老没多久,还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她在屋子外面布下了一圈禁制,我们几个老家伙合力也冲不进去,反而惹得一身灰头土脸。我是从没见过红衣的大巫,不知道这算不算得正常,只能等她自己调整好的了,自己走出来。”

    便在这时,一位年轻的黑衣巫者急急忙忙赶来,向木槿禀报道:“犀角湖往东六里处,有同族发现一伙汉人修士,正往这边赶来。那其中有几人和之前那个恶道士一般的打扮,只是光鲜许多。大伙儿怕他们摸到这里,会对族人不利。”

    木槿眉头一紧,追问道:“可过了迷津障?”

    “就在那儿不远,据说这伙人个个身手不凡,只怕迷津障也困不了他们多久。”

    子杞猜测这伙人必是江陵城里邂逅的那一伙儿,追着长春子踪迹才到了这里。中原诸道人的险恶嘴脸,他实在见识过不少,可不敢奢望他们深入了楚巫人的驻地,不会生出什么坏心肠。木槿对中原修士同样深怀戒心,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我族实力大损,不能再经受什么险况了。你去找羲和长老,让他安排人手,遣散村民归家,想来他们是修行之人,不会与普通百姓为难。其他中阶以上的巫师都跟我撤进九障森林里去,先避过这一阵风头。”

    此地的楚人向来警觉,村民各自归家不提,不过一炷香的工夫,百来个大大小小的巫师已在子杞停留的废弃村庄外汇集,准备开拔向距此十几里外的九障森林。村口土路上,子杞把超光的缰绳交到木槿手里,燕玉簟趴伏在马背上,正在梦中。

    村中唯一一位没有离开的巫师就是岚徽,木槿依然破不开她设下的壁障。子杞同她说道:“烦你照顾这马儿和燕姑娘。我去找岚徽出来,一会儿定来与你汇合。”

    夜风里,子杞的身板显得尤为单薄。然而就是在这个重伤未愈的少年人身上,木槿似乎看到了某种韧性,某种几经砥砺而渐渐显露出来的少年人才有的卓然风骨。她意识到无法规避他的请求,子杞的双眼如同淬炼过的星辰,闪耀的光辉几乎让眼前的老人也涌动起些许狷狂。她握紧了手里的缰绳,轻轻说道:“只要我们剩一人不死,就会保得燕姑娘周全!”

    子杞微微点头,转身走入无人的村庄,手中紧攥着大长老交给他的断簪。巫师们在他身后渐渐行远,他听见远远的一阵马嘶声,于是回过头去,看到超光驮着燕玉簟,跑在众人的前面,领先冲入了茫茫夜色中。

    他忽然强烈的思念起弥越裳来,她是不是也在这个方向上的某个地方,同样的想念着他呢?

    虎丘,剑竹林,半风舍,弥越裳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如期赶回此处。

    院落里,早有一位华装夫人驻足等候。她远远见到弥越裳,便露出笑脸,堪比牡丹花的雍容。弥越裳站在院外,笑吟吟看着美妇人,笑道:“怎么样?三日往返,徒儿没有食言吧?”

    美妇人哼了一声,说道:“看来,你拿到了?”

    弥越裳把背上的长形包袱解下来,抛给美妇人,“如假包换。上一次走得匆忙,没有细看,这次回去再找,果然是在燕长歌的草庐里。”

    美妇人打开包袱,露出里面一把古拙的连鞘长剑。她握住剑柄,“噌”的一声拔剑出鞘,一抹秋鸿乍然而现,院中顿时冷了几分,连新栽的几株洛阳花也染了霜,打起蔫来。

    “好剑!果然不愧‘逐鹿’之名。此剑既出,又不知要引来几人追逐?”美妇人归剑入鞘,重又抛给弥越裳,又问道:“那你可找到了另一个想找的?”

    弥越裳脸上一暗,摇头说道:“他再没回过普陀山,寺里的和尚都没再见过他。燕长歌也是踪影全无,不然我怎能轻易拿到这剑?”

    美妇人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轻“哦“了一声,说道:“徒儿,屋里有人在等你。”

    弥越裳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不动声色的问道:“又是他?”美妇似是察觉到了徒儿的不快,上前挽住徒儿的胳膊,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不愿受人纠缠,我也不愿你练功受打扰。只是人既然都来了,也不能太过无礼,不然岂不是让这蛮子笑话我们天朝上民?”

    “哎呀,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都上升到民族大义了。”

    两师徒正说笑间,竹舍里步出一位青年。只见这人未足而立的年纪,长得高大挺拔,蜂腰猿背,极是伟岸。他脸部轮廓极有棱角,厚唇阔鼻,眼睛很大,带着明显的北方草原人的特征,即使身穿一件青白色的文士儒衫,却仍掩不住凛凛的外租豪气。

    他见了弥越裳,眼中神采一扬,弥越裳不喜他目光灼灼的盯视自己,冷冷说道:“完颜兄没有功课要做么?白日大好时光,竟在此虚掷。”

    这蛮夷显然久受天朝教化,一口官话竟说的甚是周整,“来见姑娘如何算是虚掷时光?寂鸿大师多日也才准我一天的假,今日能见上弥姑娘一面,我才算是不辜负了这一天。”

    “哦?那既然已经见过了,兄台请便了,恕我还有事在身,不便相送。”弥越裳说罢身体一侧,让出了出院的道路。

    那人不以为侮,也没有半分要离开的意思,指着弥越裳手里提的长剑,笑问道:“姑娘手上的宝剑剑鞘古雅朴拙,为我平生所仅见,未出鞘时便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想来定然是一柄神兵利器。姑娘可肯让我见识一下?”

    弥越裳依旧侧着身子,说道:“这剑太过锋利,我怕会误伤了兄台,还是不要看的好。”她始终望着院外竹林,逐客的意思已是再明显不过。

    那完颜姓的男子却终究是草原人的性子,三句好话说完,已是用尽了好脾气。他猛然走上两步,一把抓住逐鹿剑剑鞘,大声说道:“看不看剑都不打紧,可为何姑娘总是这样冷冰冰对我?我与姑娘认识两月,难道你竟不知我的情意?莫非你是嫌我外族人的身份,我久慕天朝文化,如今又在寂鸿大师处学禅,除了长相稍有差别,其他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弥越裳二话不说,“锃”的一声半抽出逐鹿剑,蛮子手上一凉,仿佛被利器割了一下,惊得缩回手去。弥越裳冷冷说道:“久慕天朝文化?我汉人男子可没有这么对待姑娘家的。兄台莫不是想和我比比剑法?”

    美妇人此时也是脸上不悦,挡在那男人身前,说道:“看在你是他的徒弟份儿上,我才让你进这院门,你莫要太过放肆!我徒儿连日赶路,已经倦了,你回去吧。”

    那男子凝视弥越裳半响,才微微向两人抱拳,大步走出院去。他走出老远时,忽然回身大喝道:“弥姑娘放心,我完颜真终有一日要娶你过门!”

本文网址:https://www.8is.net/xs/14/14473/66564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8is.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