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处解此离魂
推荐阅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网游之大盗贼、最强狂兵、仙界归来、千修、真仙奇缘、调教千金、末世之虐杀原形、最后一个使徒、大唐绿帽王、
雾气从树梢上退去,清晨的阳光干净利落的洒下来,于是连树叶也明朗起来。
树林边升起一道炊烟,弯曲着向上攀沿,风一吹,就散成了一片虚的屏,再飘一阵,便连一点痕迹也看不见。一座奇怪的木屋悬在半空中,修建在两颗大榆树之间,天然生成的树枝的坪托起了木屋,显得既安稳又惊悸人心。
陆子杞站在树下,一边打哈欠一边伸懒腰,满脸困倦的神情。他忽然耸起鼻子,在风里闻闻味儿,忽然抓起一根垂下的藤蔓,顺势飞上木坪。那木屋外有一座粘土砌的炉灶,灶上咕噜噜的正炖着一锅粥。子杞试过粥味,灭掉炉火,又满满的盛了一碗粥。
推开门,一股药香味扑鼻而来,初时子杞尚嫌这气味苦,闻了几日,却也体味出一份别样的清香来。燕玉簟躺在床上,神情安然,似在熟睡。子杞过去把她扶起来,喊一声“吃饭了”,便拿一只汤匙就着她的小嘴喂起粥来。于是,燕玉簟睁开一双毫无神采的眼睛,乖乖的张开小嘴一口口喝粥。
七日来,她总是如此,喂她东西便吃,不喂时也从不喊饿,一整天都卧在床上,似睡似醒。最尴尬是有一次子杞听见她依依呀呀叫唤,以为是病情有所好转,折腾半天才知道是想小解,子杞正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时,已湿了一滩床铺。
后来还是子杞想了办法,在附近的庄子里雇来一个粗使的丫鬟,每日清晨里来,黄昏后去,专门照顾她的起居,料理些他不便料理的事情。
出云说这是离魂之症,可她显然仍有知觉,又不同于普通的离魂之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向是要离群索居,这是怕被其他的生魂搅扰,让自己离体的魂魄找不到回来的路。因此出云特意建了这所木屋,离附近村庄不远又没有人烟。
远方传来一阵飘渺的箫声,如邈云汉的孤鹰、划过长天之外的云翳。子杞听得心神一阔,跃到树下,和着箫声唱到:
“呢呢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不多时白发白髯的出云从林中踱出来,嘴边一只五尺洞箫,晶莹如龙宫之物。他身后树丛悉悉索索,忽然从中两分,跃出一只十尺巨豹。这豹子生的神俊非常,通体*毛色青碧,缎子一般油亮亮闪光,一双环眼如巨烛朗照,尤其额上一簇亮银色的火焰形花纹,又为它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子杞连忙走上前迎接一人一豹,出云老祖未曾走近,便先说道:“陆小友头痛的毛病,昨夜是不是又犯了?”
子杞笑道:“您老是活神仙,这也瞒不过你。”出云说道:“不是我能掐会算,昨夜三弟暴躁不安,额上的银纹亮得刺眼,我就知道是那幻妖的残魂在作祟,你的元神和我三弟连在一起,如何能不头痛?”
子杞从怀里掏出三省老道送与他的那只云玉铛,色泽比他刚用时更见古旧,“我有这云玉铛傍身,不惧邪秽作怪,多少还能抵挡。说来奇怪,这些天虽然总头痛,眼前时常有幻影晃来晃去,我的修心之法却有精进,比之前半年加起来还多。”
另有一事子杞没和他说,毕竟人心隔着肚皮,他顾忌着自己安危,不敢随便出口。那便是他怀中的秘宝——三皇经文。他自从受了幻妖魂魄,心中便时刻不安,因想到幻妖是为祖天师所收服,便想从三皇经中寻答案。其中颇有一些稳固神魂和驱使妖鬼的法诀,虽然他只看个皮毛,却也能暂缓头痛之苦。
两人在树下说话,豹王听得无趣,便钻入树林中去。当日子杞初得此兽魂剑灵时,豹王不过是半实体,如今驻形日久,已与寻常野兽无异。不多时,豹王便叼了一只成年獐子回来,嘴上尽是淋漓鲜血。那獐子足有猎狗大小,可在豹王嘴里,却小的象一只野兔。
出云见了茹毛饮血的三弟,不禁摇头叹气,他低头思考了一阵,忽然问子杞道:“陆小友,你可懂得音律?”
子杞点头道:“早年学过一阵竹笛和五弦琴,总还分得清宫商羽徽。”
出云道:“甚好,你既然会奏竹笛,学洞箫也甚快。我来传你一套萧曲,虽然比不得你们道门正宗,但以之为辅助,或可镇压那幻妖作祟。”
子杞知道他是为了豹王着想,因此也不推辞,恭恭敬敬坐在下首,聆听他一一讲解。出云先为他讲解萧的技法,吹箫讲求先难后易,初时极难吹得出音律,曾有人说,若第一日里吹不出三个音,那便不用再学了。子杞虽通音律,也试了半个时辰,才把宫商羽徽角五音一一吹准。技法需要自己练习,出云接着讲解萧曲,这首萧曲是他两百年前所作,叫做《九煞曲》。出云先是深吸了一口气,才持萧吹奏起来。
箫声起处,恍惚间,大风平地而生,直上万里青冥。子杞自觉随着大风载浮载沉,不能自抑,幡然猛醒时,才知一曲终了,忍不住叹道:“好杀伐的萧曲!”
出云道:“不是这杀伐之曲,如何能镇住那绝世之妖?”他言下唏嘘不已,却不是子杞所能领会的。千年之前六天妖王肆虐天下,当其时出云修为初成,未尝不以六妖为荣。后来张道陵横空出世,以雷霆手段收服了六大妖王,天下妖族耸动。千年过去,沧海早已变做桑田,出云也早非当年的出云,看到幻妖的下场,心中也不知是悲是喜,犹如五味杂陈。
妖族式微,千里避祸,丢却数百年经营的基业,三弟被戮,门人无依……纵然是几千年的大妖魔,出云也不敢想,若回想时,唯有长歌以当哭。
出云又道:“传曲之事,你莫要让赤风知道了,他脾气倔强,对你仍有敌意。”
“这我理会得,——怎么这两日都不见赤风前辈?”
“哎,他一意要寻那萧慎寻仇,已经北上了,我是实在阻拦不住。这只箫是用北海冷玉所制,可定心驱邪,箫管里有大风曲的法门,想来你该不难领会。此番相遇,实在偶然,三弟千年道果,或有花开别树之遇合,望小友多自珍重。”出云望着北方,眼睛闭合良久又缓缓张开,说道:“我在这世间存留的太久啦,久的忘记了太多东西。难怪二弟总说我糊涂,希望现在想起来还不算太晚。”出云将洞箫斜插在地,大袖一挥,飞上半空中。他在空中停顿半响,向崤山山腹中指去,说道:“此山中之妖,他年小友若道法有成,念及一段缘法,请照顾一二。”说罢化作一道白练,向北倏忽而去。
空气中有“飒飒”的声响,是出云渐渐远去留下的破空声音。洞箫入手处一片冰凉,一股清凉之气上脑,隐隐作痛处也因此平复下来。箫管中果然有一片薄薄的丝绢,密密麻麻写满了鬼画符一般的箫谱。
他用手指按住几个箫洞,胡乱吹出几个音律,低沉的箫音仿佛有人在风中呢喃。他忽然想起一个小小的江南酒家,那时,弥越裳坐在他对面。他嗜好杯中物,弥越裳也能豪饮,因此那一路同行时,饭桌上从不缺佳酿。子杞只懂喝酒,却不懂酒,弥越裳的父亲精于宴乐游饮,家学渊源,因此竟对天下名酒如数家珍。他因此才知道喝葡萄酒果然需夜光杯,女儿红是十八年陈酿最佳,饮罗浮春当佐以松子。一一尝过,才知世间美酒品样繁多,各尽鲜妍。
他想起当时酒楼上有人在吹箫,那人两鬓已斑白,临着窗,侧影被夕阳镀上一层萧瑟的味道。他的箫音里也有萧瑟的味道,像是一场永远也下不完的秋雨。子杞刚陪着弥越裳喝过一盏罗浮春,心里暖盈盈的,听了那箫声,不知怎么就起了一些悲凉来。他似乎看见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穿一件洗的浆白的旧袍子,挣扎着走到江边,于是见到河面上那船舫里的女子,远远的,依稀能见到,那掩盖在层层脂粉下的皱纹和熟悉的面孔,也许他又联想起许多年前的事情和自己悲苦交织的一生,他想嚎啕大哭,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夕阳落尽时,吹箫人在一片寂然中下楼,消失在人群里。子杞想是不是人终有这么一天呢?天下的宴席都有一散,曲终人散时是惆怅,而偶然相遇却是无奈?当他从思虑中挣脱出来,抬眼看向对面,才发现那人儿手托香腮,兀自在发怔。
过不多时,山路上传来阵阵脚步声,一个粗腰大脚的女子走来。子杞将寒玉箫插在腰间,转到树后去,扛来一架木梯,让那女子爬上树去服侍。他自己则寻了个清净去处,一会儿打坐修行,一会儿练习箫曲,消磨白日时光。
光阴匆匆过去,一日将到尽头,树上传来阵阵饭香,子杞的肚子“咕咕”的应景儿叫了两声。那丫鬟在木屋上叫唤:“饭做好了。”子杞忽然仰起头,唤那丫鬟下来说话。
“明日你就不用过来了,我打算带着妹妹出去一阵子,这几日辛苦你了。”子杞从袖中掏出几颗碎银,交与那女子。女人虽忽然失了一样生计,摸着明晃晃的碎银,便也不觉得如何失意了,只憨声道了声:“谢谢东家,等您回来时,只管再寻我来使唤。”
木屋里,燕玉簟容色安静的睡在床上,上上下下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和正在熟睡中的富小姐没什么两样。可是,不能让她一辈子都这样,她已经是个失去一切的人了,即使走遍天涯也要让她清醒过来。
子杞回想着出云对他说过的话:“人的魂魄是个很玄奥的东西,在这方面堪称独到精深的,全天下只有三家,分别是酆都鬼域、天山伯阳宗和楚巫之后。酆都一脉早已湮没无闻,想让这个丫头醒过来,你或许可以去天山或楚地碰碰运气。”
树林边升起一道炊烟,弯曲着向上攀沿,风一吹,就散成了一片虚的屏,再飘一阵,便连一点痕迹也看不见。一座奇怪的木屋悬在半空中,修建在两颗大榆树之间,天然生成的树枝的坪托起了木屋,显得既安稳又惊悸人心。
陆子杞站在树下,一边打哈欠一边伸懒腰,满脸困倦的神情。他忽然耸起鼻子,在风里闻闻味儿,忽然抓起一根垂下的藤蔓,顺势飞上木坪。那木屋外有一座粘土砌的炉灶,灶上咕噜噜的正炖着一锅粥。子杞试过粥味,灭掉炉火,又满满的盛了一碗粥。
推开门,一股药香味扑鼻而来,初时子杞尚嫌这气味苦,闻了几日,却也体味出一份别样的清香来。燕玉簟躺在床上,神情安然,似在熟睡。子杞过去把她扶起来,喊一声“吃饭了”,便拿一只汤匙就着她的小嘴喂起粥来。于是,燕玉簟睁开一双毫无神采的眼睛,乖乖的张开小嘴一口口喝粥。
七日来,她总是如此,喂她东西便吃,不喂时也从不喊饿,一整天都卧在床上,似睡似醒。最尴尬是有一次子杞听见她依依呀呀叫唤,以为是病情有所好转,折腾半天才知道是想小解,子杞正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时,已湿了一滩床铺。
后来还是子杞想了办法,在附近的庄子里雇来一个粗使的丫鬟,每日清晨里来,黄昏后去,专门照顾她的起居,料理些他不便料理的事情。
出云说这是离魂之症,可她显然仍有知觉,又不同于普通的离魂之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向是要离群索居,这是怕被其他的生魂搅扰,让自己离体的魂魄找不到回来的路。因此出云特意建了这所木屋,离附近村庄不远又没有人烟。
远方传来一阵飘渺的箫声,如邈云汉的孤鹰、划过长天之外的云翳。子杞听得心神一阔,跃到树下,和着箫声唱到:
“呢呢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不多时白发白髯的出云从林中踱出来,嘴边一只五尺洞箫,晶莹如龙宫之物。他身后树丛悉悉索索,忽然从中两分,跃出一只十尺巨豹。这豹子生的神俊非常,通体*毛色青碧,缎子一般油亮亮闪光,一双环眼如巨烛朗照,尤其额上一簇亮银色的火焰形花纹,又为它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子杞连忙走上前迎接一人一豹,出云老祖未曾走近,便先说道:“陆小友头痛的毛病,昨夜是不是又犯了?”
子杞笑道:“您老是活神仙,这也瞒不过你。”出云说道:“不是我能掐会算,昨夜三弟暴躁不安,额上的银纹亮得刺眼,我就知道是那幻妖的残魂在作祟,你的元神和我三弟连在一起,如何能不头痛?”
子杞从怀里掏出三省老道送与他的那只云玉铛,色泽比他刚用时更见古旧,“我有这云玉铛傍身,不惧邪秽作怪,多少还能抵挡。说来奇怪,这些天虽然总头痛,眼前时常有幻影晃来晃去,我的修心之法却有精进,比之前半年加起来还多。”
另有一事子杞没和他说,毕竟人心隔着肚皮,他顾忌着自己安危,不敢随便出口。那便是他怀中的秘宝——三皇经文。他自从受了幻妖魂魄,心中便时刻不安,因想到幻妖是为祖天师所收服,便想从三皇经中寻答案。其中颇有一些稳固神魂和驱使妖鬼的法诀,虽然他只看个皮毛,却也能暂缓头痛之苦。
两人在树下说话,豹王听得无趣,便钻入树林中去。当日子杞初得此兽魂剑灵时,豹王不过是半实体,如今驻形日久,已与寻常野兽无异。不多时,豹王便叼了一只成年獐子回来,嘴上尽是淋漓鲜血。那獐子足有猎狗大小,可在豹王嘴里,却小的象一只野兔。
出云见了茹毛饮血的三弟,不禁摇头叹气,他低头思考了一阵,忽然问子杞道:“陆小友,你可懂得音律?”
子杞点头道:“早年学过一阵竹笛和五弦琴,总还分得清宫商羽徽。”
出云道:“甚好,你既然会奏竹笛,学洞箫也甚快。我来传你一套萧曲,虽然比不得你们道门正宗,但以之为辅助,或可镇压那幻妖作祟。”
子杞知道他是为了豹王着想,因此也不推辞,恭恭敬敬坐在下首,聆听他一一讲解。出云先为他讲解萧的技法,吹箫讲求先难后易,初时极难吹得出音律,曾有人说,若第一日里吹不出三个音,那便不用再学了。子杞虽通音律,也试了半个时辰,才把宫商羽徽角五音一一吹准。技法需要自己练习,出云接着讲解萧曲,这首萧曲是他两百年前所作,叫做《九煞曲》。出云先是深吸了一口气,才持萧吹奏起来。
箫声起处,恍惚间,大风平地而生,直上万里青冥。子杞自觉随着大风载浮载沉,不能自抑,幡然猛醒时,才知一曲终了,忍不住叹道:“好杀伐的萧曲!”
出云道:“不是这杀伐之曲,如何能镇住那绝世之妖?”他言下唏嘘不已,却不是子杞所能领会的。千年之前六天妖王肆虐天下,当其时出云修为初成,未尝不以六妖为荣。后来张道陵横空出世,以雷霆手段收服了六大妖王,天下妖族耸动。千年过去,沧海早已变做桑田,出云也早非当年的出云,看到幻妖的下场,心中也不知是悲是喜,犹如五味杂陈。
妖族式微,千里避祸,丢却数百年经营的基业,三弟被戮,门人无依……纵然是几千年的大妖魔,出云也不敢想,若回想时,唯有长歌以当哭。
出云又道:“传曲之事,你莫要让赤风知道了,他脾气倔强,对你仍有敌意。”
“这我理会得,——怎么这两日都不见赤风前辈?”
“哎,他一意要寻那萧慎寻仇,已经北上了,我是实在阻拦不住。这只箫是用北海冷玉所制,可定心驱邪,箫管里有大风曲的法门,想来你该不难领会。此番相遇,实在偶然,三弟千年道果,或有花开别树之遇合,望小友多自珍重。”出云望着北方,眼睛闭合良久又缓缓张开,说道:“我在这世间存留的太久啦,久的忘记了太多东西。难怪二弟总说我糊涂,希望现在想起来还不算太晚。”出云将洞箫斜插在地,大袖一挥,飞上半空中。他在空中停顿半响,向崤山山腹中指去,说道:“此山中之妖,他年小友若道法有成,念及一段缘法,请照顾一二。”说罢化作一道白练,向北倏忽而去。
空气中有“飒飒”的声响,是出云渐渐远去留下的破空声音。洞箫入手处一片冰凉,一股清凉之气上脑,隐隐作痛处也因此平复下来。箫管中果然有一片薄薄的丝绢,密密麻麻写满了鬼画符一般的箫谱。
他用手指按住几个箫洞,胡乱吹出几个音律,低沉的箫音仿佛有人在风中呢喃。他忽然想起一个小小的江南酒家,那时,弥越裳坐在他对面。他嗜好杯中物,弥越裳也能豪饮,因此那一路同行时,饭桌上从不缺佳酿。子杞只懂喝酒,却不懂酒,弥越裳的父亲精于宴乐游饮,家学渊源,因此竟对天下名酒如数家珍。他因此才知道喝葡萄酒果然需夜光杯,女儿红是十八年陈酿最佳,饮罗浮春当佐以松子。一一尝过,才知世间美酒品样繁多,各尽鲜妍。
他想起当时酒楼上有人在吹箫,那人两鬓已斑白,临着窗,侧影被夕阳镀上一层萧瑟的味道。他的箫音里也有萧瑟的味道,像是一场永远也下不完的秋雨。子杞刚陪着弥越裳喝过一盏罗浮春,心里暖盈盈的,听了那箫声,不知怎么就起了一些悲凉来。他似乎看见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穿一件洗的浆白的旧袍子,挣扎着走到江边,于是见到河面上那船舫里的女子,远远的,依稀能见到,那掩盖在层层脂粉下的皱纹和熟悉的面孔,也许他又联想起许多年前的事情和自己悲苦交织的一生,他想嚎啕大哭,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夕阳落尽时,吹箫人在一片寂然中下楼,消失在人群里。子杞想是不是人终有这么一天呢?天下的宴席都有一散,曲终人散时是惆怅,而偶然相遇却是无奈?当他从思虑中挣脱出来,抬眼看向对面,才发现那人儿手托香腮,兀自在发怔。
过不多时,山路上传来阵阵脚步声,一个粗腰大脚的女子走来。子杞将寒玉箫插在腰间,转到树后去,扛来一架木梯,让那女子爬上树去服侍。他自己则寻了个清净去处,一会儿打坐修行,一会儿练习箫曲,消磨白日时光。
光阴匆匆过去,一日将到尽头,树上传来阵阵饭香,子杞的肚子“咕咕”的应景儿叫了两声。那丫鬟在木屋上叫唤:“饭做好了。”子杞忽然仰起头,唤那丫鬟下来说话。
“明日你就不用过来了,我打算带着妹妹出去一阵子,这几日辛苦你了。”子杞从袖中掏出几颗碎银,交与那女子。女人虽忽然失了一样生计,摸着明晃晃的碎银,便也不觉得如何失意了,只憨声道了声:“谢谢东家,等您回来时,只管再寻我来使唤。”
木屋里,燕玉簟容色安静的睡在床上,上上下下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和正在熟睡中的富小姐没什么两样。可是,不能让她一辈子都这样,她已经是个失去一切的人了,即使走遍天涯也要让她清醒过来。
子杞回想着出云对他说过的话:“人的魂魄是个很玄奥的东西,在这方面堪称独到精深的,全天下只有三家,分别是酆都鬼域、天山伯阳宗和楚巫之后。酆都一脉早已湮没无闻,想让这个丫头醒过来,你或许可以去天山或楚地碰碰运气。”
本文网址:https://www.8is.net/xs/14/14473/66564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8is.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