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割锦记 > 六 斩断相思暗度

六 斩断相思暗度

推荐阅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网游之大盗贼最强狂兵仙界归来千修真仙奇缘调教千金末世之虐杀原形最后一个使徒大唐绿帽王

    众人听罢,神态各异。那老者与冒襄神态不变,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子杞是根本不知那‘相思难断’为何物,只是听这名目风雅,忍不住又浮想联翩,遥思佳人;只有那女子神色一变,然而见了另外几人的表情,心中忽觉安定,不由就放心了大半。

    那老者忽然向冒襄问道:“老弟,你可听说过药王孙思邈?”

    冒襄不知他是何用意,点头答道:“这个自然,妙应真人羽化之前学贯百家、精通佛道,更是人间药王,其风采气度令我辈后来人追思不已。”

    “药王身当壮年的时候,常在终南山修行,自觉尝尽百草,终南山全境已无新奇草木,因此便起了远走天山的念头,想到这化外之地增长见识。之后他在天山隐居数年,果然医理与药剂之学大是长进,远超当代国手,因此才被举国之人尊称为‘药王’。”

    子杞心中一动,脱口说道:“莫不成这金莲宗还和药王有关系?”

    “不错!又岂止是金莲宗,天山上以炼丹成名的三宗——龙胆宗、紫菀宗和金莲宗的开山祖师当年都曾深受药王恩惠,几乎可以算作是真人坐下的不记名弟子。想当时道家方兴未艾,佛门禅宗初立,各自萧索,药王不仅精通佛道,更身负经国大才,一生倡导三教合一,何其了得?谁想到他老人家的再传后人竟然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老者话说的很是恶毒,那美妇人却依旧不温不火,淡淡的道:“前辈这话说的严重了,雪降草本来就是在敝宗领地内出现的,被那丫头偶然摘去,她若愿物归原主,小女子自然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的。至于折在前辈手上的几个弟子,只当是让他们长一个教训罢了。”

    “据说你们用这雪降草练一副丹药,这丹药很是见不得光。老夫虽然无侠义心肠,不过既然撞上了这种事,说不得要伸手管一管。”

    “前辈想来是自负绝技,不把我们放在眼中的。这十里‘相思难断’虽然疏不足道,却未必不能将几位困上个把时辰,到时自有人另外招待几位。”

    原来金莲三宗本是合力追捕这女郎,纵然这女郎狡猾如狐,也终究敌不过三宗铺天盖地似的搜索,终于在天山一处峰头被堵截住。然而其时正逢那老者路经,三宗追捕的人里纵然不乏好手,却如何是他对手,折了好些人手才罢手而去。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加上所要炼的那一味丹药也不能见光,之后三宗化整为零,将之前的一批弟子遣回山门,各宗只派一批精锐弟子下山。这三派弟子各凭手段,在茫茫天山上寻找女郎一行人,一经发现,便互通生气,须臾即至。因此金莲宗此刻只要拖到另两宗赶来便成。

    那美妇人说完,山林里便起了一阵淡淡的雾气,虽然轻薄的如同早晨的炊烟,却有一种黏*腻缠绵、欲断难断的触感。雾气渐渐笼罩住附近好大一片的山地,那六个金莲宗弟子的身影也在雾气中淡去。

    那女郎低声说道:“各位小心,千万不要妄动剑灵。据说这‘相思难断’能与剑灵交相反应,使人心生幻想,纵然一木一石,也能被当作是魑魅魍魉。”

    子杞下意识的运转剑灵,只觉心中一跳,眼前一阵迷离,接着周围的树木都活了一般,张牙舞爪的向他扑来。他心中打个激灵,忙把剑灵按下,再定眼瞧去,山石树木仍是死物,何曾有过半分变化?

    那老者大喝道:“雕虫小技,也敢来卖丑!”当下大步而行,朝金莲宗几人消失的方向行去。他将剑灵与真气运使到全身各处,只觉眼前森森,如入鬼域,诸般山精树魅都向他扑来。他却全无惧意,真气鼓荡,衣衫如膨,各种邪物未及近身便被震得粉碎。

    这“相思难断”另有一层异处,它是被种在一片区域里,凡在这片区域中的人都会被这毒气牵连成一体,也就是说一人犯禁,则其余众人皆生幻象,且各人所见所感又互相交叠,层层相扣,让人难以辨识。所谓的“相思”也就是指毒阵内诸人身上的这种奇妙感应。

    因着这一层的关系,冒襄三人眼前也有幻象丛生,不时有树精怪兽攻来,众人又不敢运使剑灵,都是手忙脚乱。这三人不敢久留,紧跟在那老者身后,亦步亦趋。这般走了许久,想来早走出了十里之数,可是依然没有脱出‘相思难断’的范围,只怕是在这幻境之中,连人的感官也做不得真了。

    众人不顾四周幻象,又走了一程,仍旧不得要领。猛听得子杞一声痛叫,见他右手正捂住左肩,指缝里血迹透衣而出。把手打开来看时,却见衣衫外有几道尖细的抓痕,入肉数分,血肉淋漓。众人本以为四周幻象不过是惑人耳目,到了后来都不着意抵挡,不想九幻一实,内中竟暗藏杀机。

    那女子上前查看,皱眉说道:“这是金莲宗豢养的猛兽云纹豹,据说这豹子快若闪电,铁爪锋利,可生撕狮虎,若在山中遇见,是极难缠的畜生。”

    她侧耳倾听,鼻翼也微微翕动,说道“看来这附近已埋伏了十几只云纹豹。”继而苦笑道:“如今听觉嗅觉全不可信,想来这个数量也有偏差。这豹子不受‘相思难断’影响,又有人指挥,当真难缠。老爷子,我劝您还是莫要运使剑灵了,为今之计,先要破去幻象,才能制敌于后。”

    那老头傲然道:“几只豹子,也怕成这样。”仍旧如同之前一般,几人唯有苦笑跟上。那老者忽然一声大喝,手中巨剑如同一道落雷当空斩下,剑锋之旁彪出两道血箭,两只比山猫略大的雪白色豹子扑倒在地,脖子上赫然有一道殷红的伤痕,泊泊的流着血,兀自在地上颤动,发出低哑的哀号。

    “无知畜生!”那老者冷笑道:“修行之人,与天地交感、与万物化生,唯合于天造,展于人意,岂是小小幻象可以阻抗?”他手中‘万仞’猛作龙吟之声,声若实质,远远的传将出去,密林中传出几声野兽哀叫,却是被这剑鸣声震毙的豹子濒死所发。

    几人只觉胸中浊气一靖,眼前幻象尽销。正高兴间,远处忽然传来那美妇人的声音,“老先生法力通幽,窥得天地之妙,让人敬佩。……只是相思最苦,又岂是这般容易断的?刚才那阵势唤作‘困仙之象’,既然困不住前辈,不如再试试这‘困人之象’。”

    这以‘相思难断’布就的阵势共分有两层境界,分别是“困仙之象”和“困人之象”。前者毒气能与剑灵起反应,使人出现幻觉,而能修得剑灵之人大多都是剑仙,因此才有‘困仙’之说;而后者却不拘泥于剑灵,但凡人身生理循环,诸如吐纳呼吸、血脉流动皆能引起毒气的反应,说起来,后者比前者更来得厉害,剑仙名为仙,其实也不过是人而已,终究不能摆脱身为人的许多特质,因此即便能破“困仙之象”,也终究无法脱出“困人之象”。

    雾气渐渐浓重,周遭的山林愈加看不真切了。隐秘的丛林里似乎有人影晃动,仿佛传说中骑着黑豹的山鬼。树枝上也出现了许多诡异的人影,鸟儿一样轻盈,坐在不堪一折的枝头上,像是窗纸上的剪影。

    子杞觉得身上的寒毛已经根根立起,双手紧抓着冒襄不放,涩声道:“这,这些人是哪里来的?浑身鬼气,好不吓人。”

    “左右不过是幻象,你心中没鬼,干嘛怕他们?嗯,这些虚物到不妨事,只怕那几位金莲门人也夹杂在其中。”

    “不错,那几个小人若不趁机捣乱,反倒怪了。嗯,若是他们倒也好认,只盯紧了那俗气的金莲便成。”说罢子杞当真向树枝上瞧去,只觉的那群人影都是黑色的,别说是袖口金莲,便是半点人身上该有的色彩都瞧不出。

    这边子杞兀自在心里烦恼,那群人影已经轻飘飘的向他飞过来了。子杞瞧这阵势,心中暗骂了一声,敢情这方圆几里的妖魅都冲着他一个人来了。其实这倒是冤枉了这些虚虚实实的幻魅,相由心生,在他眼中是全冲他一个人来的,他又怎么知道在另外几人眼中,这群鬼怪般的东西又何尝不是全冲着自己而来?

    子杞心中慌乱,叫道:“这些幻象左右也消失不得,咱们不若御剑冲将出去,出了这鬼雾气,还怕谁来?”

    那女子低声道:“便是御剑也未必飞的出去,现在天上地下也分不清,只怕往天上飞时,却一头撞进地里。”她一边闪避,一边说道:“今日之局已经不能善罢,等到另两宗援手到了,更加无法可想。他们不过是为我而来,犯不着大家都困在这里。”说罢,她猛提身形,向众人所在的反方位跑去,扬声娇喝道:“闵知柔,雪降草就在我身上,想要的便来拿吧!”她平时说话都是娇声细气的,这般当众高喊实在是平生第一遭,当下羞得霞晕两腮,不顾周遭鬼影重重,只一味朝着前方狂奔。

    金莲宗果然躲在人影里弄鬼,不片刻间那女子身上便添了几道伤口,万幸他们顾忌老头儿的身手,不敢狠施辣手。绕是这般,凌迟也似的乱割,也能把人全身的血都放尽了。那老头儿怒哼了一声,喝道:“混丫头,逞什么能?给我回来。”说话间,左手大袖中生出一股绝大吸力,把远在数十丈外的女子硬生生吸回身边。

    “金莲宗的小辈,想玩儿的尽都冲我来!”最后一句话含愤而发,如平地惊雷,炸得四野如寂。他时刻留心四周的动静,瞧见众多魅影中有几道人影身形微振,大笑道:“还不现身!”手中长剑抖动,不分先后的朝那六道身影电射而去。这六道人影各处一隅,近的只在丈内,远的却足有三十丈之遥;更兼有人伏在草丛之末,有人翔于老树枝头,这时却各接一剑,同时发出惊呼,足见这一剑妙化无方,精妙之极。冒襄见了这一剑,忍不住高声喝彩,心里暗道:之前能接下他一剑,实在侥幸。

    这六人功力有高下,气机牵引之下,那老者霎时间已对诸人的功力火候了然于心。因此这六剑虽然几乎在同时发出,内中玄机却千差万别。六人中分明有两人功力不济,反应也别旁人慢上一拍,因此向这两人递去的剑招毫无花巧,只一味取快,在他还未反应时,长剑已直搠进胸膛里;另有三人功力较纯,未等长剑及身,已举剑格挡,奈何那老者剑法精微,法度若天河之水,汪洋恣肆,两剑未及相交,已被直戳要害;六人中唯有那美妇人能料敌机先,意动身随,架住来剑,免受长剑贯体之噩。

    老头儿“咦”了一声,他这一招剑势三引三牵,竟被从容破去,闵知柔剑术之高,还在他意料之外。其余五子被他一剑而伤,加上身形泄露,疏不足惧。当下他再展长剑,向着闵知柔倏然而去,这一剑横绝十丈,身子如一道飞鸿跨空而来,气势惊人。闵知柔手中却是一柄二指宽的细柳剑,此时将一套柔波似的剑法运到极处,只想能已至柔御至刚,化险为夷。两人在树下对了三招,剑刃交击之声一下比一下沉闷。闵知柔忽地娇叱一声,向着身后一双连体古树间猛退,手中软剑早碎成数段。她身形一淡,就欲再隐入那一群幻象之中。

    已经逼她现出真身,如何肯再放虎归山,老头儿掉转剑锋,一剑孤绝,如天外流星,顺着闵知柔残留在空气里的气息直搠而去。闵知柔佩剑已断,不敢硬接,身形连闪,募得化出五个分身,连同本体在内,都是那副不人不鬼的丑样子,这古树下本来就有许多这般样子的妖魅,这时两相混杂,更难分辨闵知柔本体所在了。

    那老儿将眼睛闭上,只凭剑上感应应对。要知他与闵知柔对了数剑,手中宝剑早已锁定她的气息,任是外形如何变化,她真息的独特气质却是变不了的。只听一声闷哼,闵知柔右肩已被‘万仞’刺伤,她现出本体,手捂伤处朝地面落去。空出的左手仍在胸前急速挥动,在来路上布下层层禁制。可惜草草布就的禁制对老者而言毫无威力,只见两人之间金光连闪,已被他轻易闯过,竟不能阻挡分毫。

    眼见万仞巨剑临头,闵知柔嘴角竟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染血的右手在地上轻轻一按,一朵一丈方圆的金色莲型印记在地表猛放豪光,四周雾气为之一靖。老者四周忽然现出五道身影,与闵知柔凑成六花之形,转动如莲花六瓣,向他挺剑刺来。

    冒襄叫一声不好,身形一拔,向那老人猛窜过去。可惜他离着有一百丈远,不论如何也赶不及了。那女子却离得极近,这时想也不想,已飞身而起,横插在老者与闵知柔之间。她这舍命一扑,无巧不巧,正好抵住了老者刚抬起的左手,闵知柔不知何时手中已多出一把细剑,本拟穿心的一剑也刺进了她右肩里,贯穿而过。老者挥剑抵挡,却仍被两柄自后而来的长剑插进背里,入肉极深。

    六人一击建功,随即远遁,不过瞬息之间林子里又回复成雾气斑驳的模样,静悄悄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受伤的人粗重的喘息声,和鲜血坠地滴滴答答的声音,一下下敲在众人心头。

    子杞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跑到两人跟前,口中喃喃道:“怎么变成这样?怎么变成这样?”他蹲下身子,将女子搬到自己腿上,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妨,将她右肩的血衣整片撕开,只见一道剑伤刺在锁骨下三分,贯穿而过,鲜血汩汩而出,严重之极。他忙将女子右肩血脉封住,又在伤口上布下一道疗伤法阵,再敷以王屋山灵药‘紫玉白果泥’,这般三道工序下来,才将血止住。这紫玉白果泥号称有肉白骨的神效,珍贵之极,此时却被子杞当做了泥巴,满满糊住那女子整个肩头。

    他再要查看老者伤势时,却被老人一把推开,“小伤而已,不用你瞧。似你这样乱涂乱抹,老夫两处剑伤还不要几瓶来涂?你自家不心疼,我都觉得糟践。”说的子杞与那女子脸上齐齐一红。说话间,老人随手在胸前乱点,早止了血,但见他面色金纸,绝不似是小伤。他继而笑道:“外伤不打紧,只是这金莲阵有古怪,他们剑身上附有一道混了毒气的锐金真气,在老夫身子里捣蛋,不逼出来,怕是不妙,想来那丫头身上也有。你和那小子护法,我来行功。”

    子杞走到冒襄身边,一脸愁容。他哭丧着脸说:“原本好好的,老前辈怎么就糟了暗算呢?那五个忽然出现的人不是被料理了吗?”

    “想必是从西域传来的傀儡之术,据说此术源自西域波斯国,后来被游方道士引入中原。这傀儡之术修到极处,能换天变日,以假乱真,甚至能在主人飞升之时代挡天劫。金莲宗的傀儡不过略俱雏形,若不是有层层幻象掩盖,一定瞒不住前辈。不过为了能赢得一击的机会,也算煞费苦心。”冒襄斜倚在一棵大树旁,缓缓道:“傀儡身与本体气脉相连,傀儡受创,那几人也必定受了伤,只是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招式,咱们静静侯着,但有一口气在,也要护这两人周全。前辈虽然受伤,余威犹在,他们也不敢再轻易出手的。”

    “哎呀,那,那些鬼东西又出来了!”子杞指着树丛大呼道:“破不了这‘相思难断’,前辈又受了伤,难道坐在这里等死不成?”他越想越觉得丧气,在天山脚下一时激愤,立意要护送两人周全。谁知刚进天山就被金莲宗围困,两人更遭重创。如今举目尽是妖鬼作祟,徒有生死茫茫之叹。

    冒襄望着四周雾气出神,良久忽道:“子杞,我想了许久,其实这阵法未必破不得。”

    子杞闻言大喜,急催道:“原来你有妙法,怎不早说?”

    “我这法子,还要找落在你身上。”冒襄把声音压低,笑道“你练得那王屋山功法叫什么来着,对了,‘一语成谶’,——以一颗七窍玲珑心,堪破天地玄机。你的本事虽然不到家,要看破这鬼雾,却未必不能够。”

    子杞闻言一愣,他修习这心法一年有余,却从未想过用于与人争斗上。他本来心性谦冲自穆,又厌恶武斗,自与冒襄下山后,与人拼斗打架的事全交给冒襄,他也从未觉得自己帮不上忙有何羞愧。但他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儿郎,心中早憋着一股热血,只是无从发泄而已。

    经冒襄一提,他忽然记起所练心法中,“致用篇”里却曾提到过关于破除幻术的法门。其中有一段说:“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夫天下幻术,下者役观,中者役感,上者役心。役观者因形幻物,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役感者因势造物,类于长形,故难穷难终;唯役心者,无定无常,暗通心曲,万象生化,生死不能易。”

    子杞将相关口诀在心中默诵,沉吟道:“他这还算不得最上乘的幻术,我估妄破之。”盘膝而坐,两手交叠放在两腿正中,手心向上,内里渐渐燃起一簇淡青色的火焰。双目似闭微闭,须臾进入灵台空明的境界。

    过了片刻,子杞脸上现出痛苦神色,手心青炎也明灭不定,仿佛正经历什么痛苦挣扎。冒襄知道这是到了凶险关头,要破除幻象,首要便是抱真守一、不被心魔所趁。要知诸般森然幻象最是坏人修行,非胸中风光霁月之辈不能克服,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九天妖魔前来阻挠,幻化成无数幻象,要引出佛祖心魔,若是佛祖有半点动摇,一身修为势必毁于一旦。往往功力越深、经历越多,心魔越是难以克服,好在子杞涉世不深,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慢慢将诸般幻象压制,脸上容色也渐趋平静。

    过了一炷香光景,子杞手心青炎变得极为明亮,如同海上一盏孤灯,穿透层层雾气,大有烛照天下之势。他猛然睁眼,大喝道:“离位阴爻!”“坎位阳爻!”接连喝出六个方位,那六个方位上跟着有一点光芒一闪而灭,虽然转瞬即逝,却如同朗夜星悬,清晰异常。

本文网址:https://www.8is.net/xs/14/14473/6656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8is.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