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有女如姝
推荐阅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网游之大盗贼、最强狂兵、仙界归来、千修、真仙奇缘、调教千金、末世之虐杀原形、最后一个使徒、大唐绿帽王、
从冬至那天数起到一百零五日,便是寒食节。家家不开灶火,这一天和第二天都要靠冷食裹腹。寒食节后第三日则是清明节,每家用新折的柳条插在门上,叫做“明眼”。无论官民贫富,到了年纪却还未加冠及笄的少年少女,都在这一日里上头。
到清明则必出行,原本的意思,清明里是扫墓省坟的日子。坟茔大多在远郊,因此扫墓之余,大可赏玩山野间初见盎然的春意。
官宦人家或者巨商大贾,这一日动辄举家出动,连平日躲在深闺的小姐贵妇,也坐进轿子里,享受一年难得的野外春光。车马相随,款款出行,随处行乐,遇了奇花异木便宴于郊,碰到明湖丽水便饮于湖。即便是平头百姓,也爱结伴出游,靠一双腿虽然走不多远,在野间折几条新柳、采几篮野花,也是好的。
挂镰刀、提扫把的陆子杞从山路上走下来,热闹的清明和龙虎山是无缘的,山上的人既没有郊游的心情,山下的人也不会把龙虎山当做踏青的场所。因而,他的寒食和清明,只占了春寒料峭的“寒”,和孤冢清寂的“清”。
半年时光过去,师父老鬼的脸还顽固的霸占着他脑海中的一座壁垒,想要驻守到地老天荒。子杞时刻严防死守,谨防着他忽然跑了出来,到处肆虐,散布忧伤。
坟头上,开满了无名的野花,一如他当年在剑仙界的籍籍无名。柔嫩的、明黄色其实根本称不上美丽的野花,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坚韧。子杞初次拔掉一根时,竟遇到了一些阻力,最后还连着一只长且密的根系拔起,土地上狼藉的痕迹,似乎在向他做无声的抗议。
或许留着它们和师父相伴,也没什么不好,都是一样的卑微却执着。
他似乎又悟通了一些道理——某些古老的圣人在古老的年代就了悟的道理——仿佛要经历阴阳之隔、生死之痛,才能看得更清楚。连终结万古之长夜的仲尼,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他是不愿想到死亡呢,还是只不过想避开死亡曾带给他的伤痛?
祭罢坟茔,子杞从另一边下山。
走到峰脚,一条山涧绕山而过,轻彻的溪声如同金珠敲响玉盘。子杞抛开身上的累赘,俯身就着溪水净脸。溪水仍带着初春的冷冽,侵在关节间,有股伐髓刺骨的别样畅快。
上游忽然飘来几片白色,子杞伸手拦下来,却见是几张白宣。辨认那些尚未被晕花的墨迹,竟是《离骚》里的章句。
这却是谁在‘清明’里祭屈原了?宣上的字迹孤迈清拔,含璋玉质也不足以比其高华。然而,这高华中毕竟藏着一股远迈同侪的傲然,尤似举世皆醉我独醒。
拿这样的字,写这样的离骚,正该祭这样的屈原。
子杞被勾起了好奇心,顺着溪边往上游走,要看个究竟。他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墨客骚人,却最喜欢结交风雅的人。当年在王屋山时,山下几个能诌两句歪诗的酸客,尚且亲亲热热的叫几声师兄,何况是这样的真风雅。
他自己也不知走了多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涧,一时走进谷地,一时上了山腰,或高或低的行着。山野中春风几度,吹散了冬天的气息,就是些不可查的、幽微如蚁穴、虫孔的地方,只怕也藏匿着沛然的生机。
绕出一片杂树林,溪流蜿蜒而上,从平地攀上高*岗,他便见到了那一袭当风的衣裙。
却见高*岗上,弥家小姐穿一身鹅黄色罩纱连身裙,娉婷袅娜,面东而立。腰身几可盈握,衣衫向上拉出一段曲线,不由得人不叹息女子的美好。腰线开的很高,显得那裙摆惊人的长,让人又忍不住猜想那底下藏着的是怎样又直又长的一双腿。最难得却是那一段长颈,曲线优雅如鹿,皮肤白的晃眼,似乎还微微发着光,就好似连天广地中一块羊脂长玉。
她身前不知怎地竟有一张梨木书案,桌腿镂着暗花,雕成了弓背形。山野地里竟有这样一张书案,本该极显突兀,可子杞偏觉得说不出的顺眼,好像那书案天生该就长在这高*岗上——那弥家小姐既然提着笔站在那儿,她身前就本该有这样一张书案。
书案上笔墨纸砚齐备,一方眉子砚里半盛着一汪儿墨汁,另有一方青石压住了一叠白宣。她刚提笔写完了一篇,却随手扯起宣纸,抛到身后。那纸片儿在风里飘了一段,就落进了岗下的小溪里。
如此偶遇,子杞喜不自胜,可旋即便看出不妥之处。弥小姐虽然举笔挥毫,脸上却疏无雅适之态,反而一脸肃杀神色。倒仿似——握的不是毛笔,而是军前节杖,立定三军阵前,要指点那杀场上的滚滚尘烟。
难道用决荡疆场的威煞,来祭淸标孤零的屈原?这可有些不搭调。
可那威煞落在笔端,却另成一种意境。仿佛那提笔的手已和身子割裂开来,承腕转折之间,那手一意要写出孤高清绝来,不然如何配得上千古一叹的《离骚》?
他走上高*岗,才知道肃杀神情不过是她装出来唬人的,心里温养的其实还是那清孤之气。
唬的却又是谁?
子杞举目望下,那高*岗往东好大一面陡坡,一直延伸开一片四合开阔的原野,居高而望,视野极为敞亮。更往远处,却有几片灰色山影,让人不禁想起‘三山半落青天外’这一句旧诗。
离着高*岗几十丈外,正有三位道人紧靠在一起立着,神情似怒似惧,人人仗剑在手,一会儿紧张兮兮的看着高处的女子,一忽儿又一脸焦急的望向东方。子杞见他三人剑上色泽暗哑,好似涂了一层污物,知是被人下了禁制,封去神通。
当中那道人面平如锅底,一脸菜色,种地老农似的。眼神畏畏缩缩,不敢往那书案后站立的人儿正经看上一眼,可又仿佛禁不住那般丽色的诱惑,眼角不时向她瞟去。他好容易挤出一点胆气,高喝了一声,跟着叫道:“小娘……”却不防右边的道人忽然捅了一下在他腰上,生生把最后一个“皮”字忍住。
“小娘……子,本道长宅心仁厚,不忍见了你这花容月貌的小闺女,小小年纪就落个惨死下场。我劝你早早把我三人放了,我等的同伴们到时,兴许给你说上几句好话,也就不太过为难与你。若是不然,哼哼!嘿嘿!”
他正干笑了几声,他左边一个细眼道人接口道:“若不然那,咱们虽然都是世外修道之人,难得你这样标致模样,花朵儿也似的人,怕是要惹得咱们大伙儿动了凡心,可要让你……哎呦!”他话没说完,忽然大叫了一声,全身打起摆子,长剑也甩在了地上。他似是全身奇痒难耐,伸了双手想抓痒,却奈何胳膊抖个不停,竟不听使唤。不一刻就滚在了地上,露出哀求表情,嘴唇哆嗦半天,却吐不出半个字来。
弥家小姐微蹙着眉毛,似是自语般说道:“原来用极阴之气逆冲巨阙穴,果然能让人又是发痒,又是发癫。……你刚才,却是说要让我怎样?”
站右边的那一个生怕同伴再说错了话,连忙抢上前一步,作揖说道:“仙子勿恼!我那兄弟在深山里修行惯了,哪曾见过您这样绝色的人物。却是乡巴佬进城头一遭,迷得七晕八素!嘴巴也不好使了,竟胡说八道起来。哎,今日我三人想着清明无事,四处转转,不想却惊了您的仙驾。这也是咱们的……福气!要说怎么早儿起来时就觉着神爽气清呢,和该今天要遇着贵人!想我徐某人何德何能,竟能亲睹仙颜,想来是几十年修行,总算挣得来这一点福缘,都印证在这一遭上啦!哎,这可不是道祖显灵么?”
他啰啰嗦嗦一大堆,说的弥家小姐也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却足以让百花羞煞、四野息声,绕是那人违心说了一大通,这时也看呆了眼。
弥小姐止住了笑,抿嘴道:“原来我抓了你们三个来,却还是你们的福分了?道祖若是每次显灵都是这样,以后可没人敢再求神问卜了。”
她笑罢,暗中已解了地上打滚那人的逆穴阴气。那人禁制骤解,仍旧趴在地上嗬嗬喘着粗气,低着头看不见表情,却是一句狠话也不敢说了。
先前说话的道人定了定神,又弓着腰说道:“这原本是福缘一件,小道却恐怕仙子对我等是有什么误会,才稍施惩戒。那个,小道是绝不敢怀恨在心的。仙子您可是因为早上才下得山来,那所谓‘鸣天鼓会’的子弟而来?不瞒您说,这几个小子着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莽撞的很,直接就挑上了楼观派的地盘。据说也没把他们怎么着,只是一个个捆起来了事。您可是想拿我们几个做质,去把那几个小子换回来?那您是真真高看了咱们仨!咱们是什么货色,在人家大宗门眼里东西都不算一个,却哪有当人质的资格?”
弥家小姐又提起笔来,默想着离骚里的句子写下,一边随口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没用,人家只怕全没放在心上。不过有一样他们不得不在意,他们不是都爱面子吗?所以你们三个就给我叫,有多大嗓门就多大嗓门的叫,叫的漫山遍野都听见!叫的他们不出头,自己先羞得无地自容。”
那道人脸上青了一片,勉强笑着说道:“这,这个,小道倒是不打紧,喊破喉咙也是给您办事。可这样一叫,可不要引来许多人?仙子您虽然仙法无敌,却也架不住他们人多呀。”
弥家小姐柳眉一竖,哼了一声,寒声道:“今天偏要会会各路群修!”
子杞虽没看到她的正面,也感到一股肃杀之气迎面扑来。他是见过她的决断的,当日在长白山初遇,那般生杀禁止,是连男子也少有的担当。可不知怎地,子杞却从她那背影里看出些负气,如使小性子的倔强。
没过多久,原野上就响起三声凄厉的惨叫。那三个道人受制于人,又惧于她的手段,可真是出死了力气,直要喊破喉咙,以至于四野皆闻。
到清明则必出行,原本的意思,清明里是扫墓省坟的日子。坟茔大多在远郊,因此扫墓之余,大可赏玩山野间初见盎然的春意。
官宦人家或者巨商大贾,这一日动辄举家出动,连平日躲在深闺的小姐贵妇,也坐进轿子里,享受一年难得的野外春光。车马相随,款款出行,随处行乐,遇了奇花异木便宴于郊,碰到明湖丽水便饮于湖。即便是平头百姓,也爱结伴出游,靠一双腿虽然走不多远,在野间折几条新柳、采几篮野花,也是好的。
挂镰刀、提扫把的陆子杞从山路上走下来,热闹的清明和龙虎山是无缘的,山上的人既没有郊游的心情,山下的人也不会把龙虎山当做踏青的场所。因而,他的寒食和清明,只占了春寒料峭的“寒”,和孤冢清寂的“清”。
半年时光过去,师父老鬼的脸还顽固的霸占着他脑海中的一座壁垒,想要驻守到地老天荒。子杞时刻严防死守,谨防着他忽然跑了出来,到处肆虐,散布忧伤。
坟头上,开满了无名的野花,一如他当年在剑仙界的籍籍无名。柔嫩的、明黄色其实根本称不上美丽的野花,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坚韧。子杞初次拔掉一根时,竟遇到了一些阻力,最后还连着一只长且密的根系拔起,土地上狼藉的痕迹,似乎在向他做无声的抗议。
或许留着它们和师父相伴,也没什么不好,都是一样的卑微却执着。
他似乎又悟通了一些道理——某些古老的圣人在古老的年代就了悟的道理——仿佛要经历阴阳之隔、生死之痛,才能看得更清楚。连终结万古之长夜的仲尼,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他是不愿想到死亡呢,还是只不过想避开死亡曾带给他的伤痛?
祭罢坟茔,子杞从另一边下山。
走到峰脚,一条山涧绕山而过,轻彻的溪声如同金珠敲响玉盘。子杞抛开身上的累赘,俯身就着溪水净脸。溪水仍带着初春的冷冽,侵在关节间,有股伐髓刺骨的别样畅快。
上游忽然飘来几片白色,子杞伸手拦下来,却见是几张白宣。辨认那些尚未被晕花的墨迹,竟是《离骚》里的章句。
这却是谁在‘清明’里祭屈原了?宣上的字迹孤迈清拔,含璋玉质也不足以比其高华。然而,这高华中毕竟藏着一股远迈同侪的傲然,尤似举世皆醉我独醒。
拿这样的字,写这样的离骚,正该祭这样的屈原。
子杞被勾起了好奇心,顺着溪边往上游走,要看个究竟。他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墨客骚人,却最喜欢结交风雅的人。当年在王屋山时,山下几个能诌两句歪诗的酸客,尚且亲亲热热的叫几声师兄,何况是这样的真风雅。
他自己也不知走了多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涧,一时走进谷地,一时上了山腰,或高或低的行着。山野中春风几度,吹散了冬天的气息,就是些不可查的、幽微如蚁穴、虫孔的地方,只怕也藏匿着沛然的生机。
绕出一片杂树林,溪流蜿蜒而上,从平地攀上高*岗,他便见到了那一袭当风的衣裙。
却见高*岗上,弥家小姐穿一身鹅黄色罩纱连身裙,娉婷袅娜,面东而立。腰身几可盈握,衣衫向上拉出一段曲线,不由得人不叹息女子的美好。腰线开的很高,显得那裙摆惊人的长,让人又忍不住猜想那底下藏着的是怎样又直又长的一双腿。最难得却是那一段长颈,曲线优雅如鹿,皮肤白的晃眼,似乎还微微发着光,就好似连天广地中一块羊脂长玉。
她身前不知怎地竟有一张梨木书案,桌腿镂着暗花,雕成了弓背形。山野地里竟有这样一张书案,本该极显突兀,可子杞偏觉得说不出的顺眼,好像那书案天生该就长在这高*岗上——那弥家小姐既然提着笔站在那儿,她身前就本该有这样一张书案。
书案上笔墨纸砚齐备,一方眉子砚里半盛着一汪儿墨汁,另有一方青石压住了一叠白宣。她刚提笔写完了一篇,却随手扯起宣纸,抛到身后。那纸片儿在风里飘了一段,就落进了岗下的小溪里。
如此偶遇,子杞喜不自胜,可旋即便看出不妥之处。弥小姐虽然举笔挥毫,脸上却疏无雅适之态,反而一脸肃杀神色。倒仿似——握的不是毛笔,而是军前节杖,立定三军阵前,要指点那杀场上的滚滚尘烟。
难道用决荡疆场的威煞,来祭淸标孤零的屈原?这可有些不搭调。
可那威煞落在笔端,却另成一种意境。仿佛那提笔的手已和身子割裂开来,承腕转折之间,那手一意要写出孤高清绝来,不然如何配得上千古一叹的《离骚》?
他走上高*岗,才知道肃杀神情不过是她装出来唬人的,心里温养的其实还是那清孤之气。
唬的却又是谁?
子杞举目望下,那高*岗往东好大一面陡坡,一直延伸开一片四合开阔的原野,居高而望,视野极为敞亮。更往远处,却有几片灰色山影,让人不禁想起‘三山半落青天外’这一句旧诗。
离着高*岗几十丈外,正有三位道人紧靠在一起立着,神情似怒似惧,人人仗剑在手,一会儿紧张兮兮的看着高处的女子,一忽儿又一脸焦急的望向东方。子杞见他三人剑上色泽暗哑,好似涂了一层污物,知是被人下了禁制,封去神通。
当中那道人面平如锅底,一脸菜色,种地老农似的。眼神畏畏缩缩,不敢往那书案后站立的人儿正经看上一眼,可又仿佛禁不住那般丽色的诱惑,眼角不时向她瞟去。他好容易挤出一点胆气,高喝了一声,跟着叫道:“小娘……”却不防右边的道人忽然捅了一下在他腰上,生生把最后一个“皮”字忍住。
“小娘……子,本道长宅心仁厚,不忍见了你这花容月貌的小闺女,小小年纪就落个惨死下场。我劝你早早把我三人放了,我等的同伴们到时,兴许给你说上几句好话,也就不太过为难与你。若是不然,哼哼!嘿嘿!”
他正干笑了几声,他左边一个细眼道人接口道:“若不然那,咱们虽然都是世外修道之人,难得你这样标致模样,花朵儿也似的人,怕是要惹得咱们大伙儿动了凡心,可要让你……哎呦!”他话没说完,忽然大叫了一声,全身打起摆子,长剑也甩在了地上。他似是全身奇痒难耐,伸了双手想抓痒,却奈何胳膊抖个不停,竟不听使唤。不一刻就滚在了地上,露出哀求表情,嘴唇哆嗦半天,却吐不出半个字来。
弥家小姐微蹙着眉毛,似是自语般说道:“原来用极阴之气逆冲巨阙穴,果然能让人又是发痒,又是发癫。……你刚才,却是说要让我怎样?”
站右边的那一个生怕同伴再说错了话,连忙抢上前一步,作揖说道:“仙子勿恼!我那兄弟在深山里修行惯了,哪曾见过您这样绝色的人物。却是乡巴佬进城头一遭,迷得七晕八素!嘴巴也不好使了,竟胡说八道起来。哎,今日我三人想着清明无事,四处转转,不想却惊了您的仙驾。这也是咱们的……福气!要说怎么早儿起来时就觉着神爽气清呢,和该今天要遇着贵人!想我徐某人何德何能,竟能亲睹仙颜,想来是几十年修行,总算挣得来这一点福缘,都印证在这一遭上啦!哎,这可不是道祖显灵么?”
他啰啰嗦嗦一大堆,说的弥家小姐也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却足以让百花羞煞、四野息声,绕是那人违心说了一大通,这时也看呆了眼。
弥小姐止住了笑,抿嘴道:“原来我抓了你们三个来,却还是你们的福分了?道祖若是每次显灵都是这样,以后可没人敢再求神问卜了。”
她笑罢,暗中已解了地上打滚那人的逆穴阴气。那人禁制骤解,仍旧趴在地上嗬嗬喘着粗气,低着头看不见表情,却是一句狠话也不敢说了。
先前说话的道人定了定神,又弓着腰说道:“这原本是福缘一件,小道却恐怕仙子对我等是有什么误会,才稍施惩戒。那个,小道是绝不敢怀恨在心的。仙子您可是因为早上才下得山来,那所谓‘鸣天鼓会’的子弟而来?不瞒您说,这几个小子着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莽撞的很,直接就挑上了楼观派的地盘。据说也没把他们怎么着,只是一个个捆起来了事。您可是想拿我们几个做质,去把那几个小子换回来?那您是真真高看了咱们仨!咱们是什么货色,在人家大宗门眼里东西都不算一个,却哪有当人质的资格?”
弥家小姐又提起笔来,默想着离骚里的句子写下,一边随口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没用,人家只怕全没放在心上。不过有一样他们不得不在意,他们不是都爱面子吗?所以你们三个就给我叫,有多大嗓门就多大嗓门的叫,叫的漫山遍野都听见!叫的他们不出头,自己先羞得无地自容。”
那道人脸上青了一片,勉强笑着说道:“这,这个,小道倒是不打紧,喊破喉咙也是给您办事。可这样一叫,可不要引来许多人?仙子您虽然仙法无敌,却也架不住他们人多呀。”
弥家小姐柳眉一竖,哼了一声,寒声道:“今天偏要会会各路群修!”
子杞虽没看到她的正面,也感到一股肃杀之气迎面扑来。他是见过她的决断的,当日在长白山初遇,那般生杀禁止,是连男子也少有的担当。可不知怎地,子杞却从她那背影里看出些负气,如使小性子的倔强。
没过多久,原野上就响起三声凄厉的惨叫。那三个道人受制于人,又惧于她的手段,可真是出死了力气,直要喊破喉咙,以至于四野皆闻。
本文网址:https://www.8is.net/xs/14/14473/66564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8is.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