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昔时别恨
推荐阅读: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网游之大盗贼、最强狂兵、仙界归来、千修、真仙奇缘、调教千金、末世之虐杀原形、最后一个使徒、大唐绿帽王、
“二十一年前,天下承平,中原道宗不过还是那若散若聚的老样子。当时我教的天师姓张讳圆明,即使在历代天师中,也算得上不世出的人物。我教历代天师都有受封于朝廷的传统,圆明天师自然也不例外,被当朝天子御封为正一显化道德天师,节制天下道门,在当时是与泰山守正宫姬正阳同尊的护国法师。然而圆明天师为人谦冲自穆,不好名利,并未以道门魁首自居,这名号于他本人、于我教都不过是个虚名。
“这一年,却出了一件轰动剑仙界的大事。大约五月间,川蜀境内冒出一位自称来自昆仑山的道人,他短短几日踏遍蜀中名山,与蜀中几大道门中的杰出人物论道斗法,引起轩然大波。
这人玄谈清论、道术剑法均极高明,是以无论文斗还是武斗,偌大蜀地竟无人能敌。之后他一路顺江而下,连入两湖、江浙之地,一路上专挑些修仙道观下手,竟在一月之间连挑了以峨眉,终南,茅山三家为首的十几家名山道宗。
“呵,那道人也当真跋扈的紧,单人只剑便想挑了中原道统。当时我师父折铁道法已成,正与某尘子道长在外云游。他两人在金陵左近与那道人狭路相逢,为了中原道统也顾不得脸面,一人专与他斗法比剑,另一人和他论三清大道,两厢联手之下才压服了那道人。
“那道人也是一位奇人,胸中风光霁月,虽输了比试,却对咱这两位师父极是佩服。他自称姓雷名时珍,在昆仑山六天混元派修行。他听说中原道教门派鼎盛,洞天福地遍布神州,心中仰慕,便生出拜山之心。谁想到原来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他第一个上的峨眉山纯阳宫,合宫上下尽是无能之辈。他原本便脾气暴躁,越打越是气恼,到后来便逐山挑战,这一路东来,已对中原道宗失望已极。
然而踏破铁鞋,与咱两位师傅道左相逢,竟能一偿夙愿。他三人论道试剑,都起了惺惺相惜之意。那雷时珍心愿已了,便不再找中原道教的麻烦,自回昆仑山不提。
众人都以为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诸道门虽然颜面有损,毕竟没有多大伤亡,也算万幸。只是两个月后,中原群道才迎来了真正的煞星——六天混元道的掌教雷时中。
“这雷时中是雷时珍的兄长,其一身道法剑术更胜乃弟。”冒襄说到这儿顿了一顿,他虽然没经历过当时的事情,但先辈口耳相传也足以让他感同身受。天下修士堪为宗师者,当时不过圆明天师、泰山姬正阳与庐山三白居士而已。地处偏狭的雷时中,虽然声名不为中原人士所知,却已足堪宗师之名。
“说来这位雷大掌教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行事乖张,心狠手辣,才使得中原道教遭受前所未有地打击。当年中原道教还不是三宗独霸的局面,十大洞天和几大祖庭互有雄长,大有百家争鸣之势。那雷时中听说中原道门毫无真才实学,最后全凭两个云游的野道士才接下他师弟的手段,心中便起了轻视之心,更有一统天下道教的念头。他这一次西来,身边只带了四个师弟,却几乎横扫了中原道统半壁江山。
“咱们道教中人门户之见极重,对自家道统延续更是万分看重,更何况那昆仑山化外之境,平日听都没听说过,哪有人会服他?雷时中却不象他弟弟那般慈悲,他每遇不服之人,必杀之以立威,东行路上也不知造下了多少杀孽,西玄山更因为掌教对他出言辱骂几乎被灭门。当时中原道教人人自危,仅有纯阳宫、楼观等几家仙师祖庭缩在山里当乌龟,凭着祖上传下来的山门禁制把那煞星拒在门外,才能幸免于难。
“存亡关头,众人才想起了咱们天师教的领袖身份来。圆明天师古道热肠,自然不会放任不管,便约了雷时中当年九九重阳日,在安徽齐云山论道。齐云山虽然是道家圣地,然而齐云道观中人才凋敝,几乎没有修仙之人,选在此处比试也是公平起见。
“重阳那天,天下群道云集齐云山。众人嘴上说得好听,什么天下名山同气连枝,本该共抗外侮,其实不过是来瞧瞧天师道能不能扛住这次劫难,势头不对,也好另做打算。
“那两人之战当真是惊心动魄,连斗十日十夜,到得后来,齐云山脉处处焦土,更有数段山峰被齐腰斩断。据说那一战上干天和,引得此后数年中原大地异相连连,天灾不断。老皇帝还以为是自己德行不足,才惹恼了老天,除了祭天更见勤勉外,五年中接连减免五次赋税,也算意外之喜。
“那一战终究是圆明天师胜了,打到后来,他也不由起了惜才之心。因此不顾众人反对,将混元派几位师兄弟放下山去,着他人自回昆仑,勒令天师道中人不可伤害他们性命。雷时中虽然元气大伤,虎威犹在,想报仇的道士没有天师道撑腰,也不敢轻捋虎须。
“这一场浩劫中不知有多少道门修士命丧黄泉,修行尽毁,许多人都对天师道放人之举不忿。尤其是楼观、纯阳、上清三宗,虽然并没受多大损失,却极力怂恿群道会盟天下,杀上昆仑,斩草除根。只是这会盟之事若没有圆明天师参与,终究无用,纯阳宫掌教乾元便联合了十八座宝山名观,上百位道教剑仙联名请天师出山,替天行道。
“我那师叔虽然有通天的道法,性子却温润谦和,终究架不住众人哀求,违背本心,与那些恶虎同上了昆仑山。众道士又借口说自家门派损失惨重,人手单薄,愿天师道出尽精英,威凌昆仑,以显我神州正朔。这些人口口声声为了道教大业,其实心中都是报仇的念头。天师当时只想着能从中斡旋,不至再伤人命。
可惜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那雷时中本就是火爆的性子,见中原众道穷追不舍撵到了家门口,不由分说,即率领合山上下拼死反抗。六天混元道弟子虽不及百人,却俱都有一身惊人艺业,若非天师道精英泰半在此,中原道宗恐非其敌。
圆明天师无奈之下,只好重开战端。他与雷时中旧伤未平,又添新伤,一场大战之下,最终落了个两败俱伤之局。而那雷时中,堂堂的一代宗主,重伤之下,竟被鼠辈偷袭而死。可怜一代枭雄,含恨而终。
“这昆仑山之战虽然集合了中原道教无数精英,也不过打了个平手,落得惨胜而已,我宗首当其冲,自不待言。六天混元道死伤无数,从此也一蹶不振。”冒襄说罢长叹,对混元派的际遇颇有惋惜之意。
子杞也长舒了一口气,叹道:“这昆仑之祸,我也略有耳闻,只想不到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哼,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冒襄面容一寒,接着说道:“你以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灭了混元道?——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眠?他们当然不愿容忍一个猛虎一般的邻居。然而,他们更加不能容忍一个猛虎一般的亲戚!”
“你是说,他们要对天,天师道……”
“不错。齐云山一战实在是吓破了他们的胆,两大宗师的修为,是他们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从昆仑山返回中原之际,楼观、上清、纯阳三宗秘密结盟,更在途中暗算了重伤之下的圆明天师!而我宗赶赴昆仑的前辈也俱遭不测!——他们当真好算计,暗伏两线,在中原同时发动了针对天师道的剿灭行动,一夕之间,在山外云游的天师弟子俱遭暗算。嘿嘿,同气连枝,同气连枝,好个同气连枝!我天师道信了这鬼话,竟落得与混元道一般下场!”
冒襄惨然道:“可惜我师折铁当时被一些杂事绊住,未能成行。待惊觉三宗举起屠刀时,却悔之晚矣,虽极力挽救,也不过能多救下几个同门,于大势丝毫无益。”
“竟有这事?那张天师后来怎样?”
“他虽凭着绝世修为逃得了性命,回到山上却已经是废人一个,连兵解亦不能,情形比如今我那师父都不如,据说不久之后,便重入轮回了。之后纯阳宫的乾元道人自封为道门教主,又弄出来个所谓的正统三宗!”
子杞一时默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几个月前,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的,在长白山见了群道的嘴脸,反而觉得这事情顺理成章了。“这样看来,此次群道围山,必不会善罢甘休了。”
“是了,这棒打落水狗的本事,原本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一天不走,你就要在这儿呆上一天;一年不走,你就得呆上一年。——时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明日你若无事,不妨去玉皇殿后的三省堂转转,常有一位老道长在那里开堂讲经,你无事时便听听,或许与你有些助益。”
“这一年,却出了一件轰动剑仙界的大事。大约五月间,川蜀境内冒出一位自称来自昆仑山的道人,他短短几日踏遍蜀中名山,与蜀中几大道门中的杰出人物论道斗法,引起轩然大波。
这人玄谈清论、道术剑法均极高明,是以无论文斗还是武斗,偌大蜀地竟无人能敌。之后他一路顺江而下,连入两湖、江浙之地,一路上专挑些修仙道观下手,竟在一月之间连挑了以峨眉,终南,茅山三家为首的十几家名山道宗。
“呵,那道人也当真跋扈的紧,单人只剑便想挑了中原道统。当时我师父折铁道法已成,正与某尘子道长在外云游。他两人在金陵左近与那道人狭路相逢,为了中原道统也顾不得脸面,一人专与他斗法比剑,另一人和他论三清大道,两厢联手之下才压服了那道人。
“那道人也是一位奇人,胸中风光霁月,虽输了比试,却对咱这两位师父极是佩服。他自称姓雷名时珍,在昆仑山六天混元派修行。他听说中原道教门派鼎盛,洞天福地遍布神州,心中仰慕,便生出拜山之心。谁想到原来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他第一个上的峨眉山纯阳宫,合宫上下尽是无能之辈。他原本便脾气暴躁,越打越是气恼,到后来便逐山挑战,这一路东来,已对中原道宗失望已极。
然而踏破铁鞋,与咱两位师傅道左相逢,竟能一偿夙愿。他三人论道试剑,都起了惺惺相惜之意。那雷时珍心愿已了,便不再找中原道教的麻烦,自回昆仑山不提。
众人都以为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诸道门虽然颜面有损,毕竟没有多大伤亡,也算万幸。只是两个月后,中原群道才迎来了真正的煞星——六天混元道的掌教雷时中。
“这雷时中是雷时珍的兄长,其一身道法剑术更胜乃弟。”冒襄说到这儿顿了一顿,他虽然没经历过当时的事情,但先辈口耳相传也足以让他感同身受。天下修士堪为宗师者,当时不过圆明天师、泰山姬正阳与庐山三白居士而已。地处偏狭的雷时中,虽然声名不为中原人士所知,却已足堪宗师之名。
“说来这位雷大掌教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行事乖张,心狠手辣,才使得中原道教遭受前所未有地打击。当年中原道教还不是三宗独霸的局面,十大洞天和几大祖庭互有雄长,大有百家争鸣之势。那雷时中听说中原道门毫无真才实学,最后全凭两个云游的野道士才接下他师弟的手段,心中便起了轻视之心,更有一统天下道教的念头。他这一次西来,身边只带了四个师弟,却几乎横扫了中原道统半壁江山。
“咱们道教中人门户之见极重,对自家道统延续更是万分看重,更何况那昆仑山化外之境,平日听都没听说过,哪有人会服他?雷时中却不象他弟弟那般慈悲,他每遇不服之人,必杀之以立威,东行路上也不知造下了多少杀孽,西玄山更因为掌教对他出言辱骂几乎被灭门。当时中原道教人人自危,仅有纯阳宫、楼观等几家仙师祖庭缩在山里当乌龟,凭着祖上传下来的山门禁制把那煞星拒在门外,才能幸免于难。
“存亡关头,众人才想起了咱们天师教的领袖身份来。圆明天师古道热肠,自然不会放任不管,便约了雷时中当年九九重阳日,在安徽齐云山论道。齐云山虽然是道家圣地,然而齐云道观中人才凋敝,几乎没有修仙之人,选在此处比试也是公平起见。
“重阳那天,天下群道云集齐云山。众人嘴上说得好听,什么天下名山同气连枝,本该共抗外侮,其实不过是来瞧瞧天师道能不能扛住这次劫难,势头不对,也好另做打算。
“那两人之战当真是惊心动魄,连斗十日十夜,到得后来,齐云山脉处处焦土,更有数段山峰被齐腰斩断。据说那一战上干天和,引得此后数年中原大地异相连连,天灾不断。老皇帝还以为是自己德行不足,才惹恼了老天,除了祭天更见勤勉外,五年中接连减免五次赋税,也算意外之喜。
“那一战终究是圆明天师胜了,打到后来,他也不由起了惜才之心。因此不顾众人反对,将混元派几位师兄弟放下山去,着他人自回昆仑,勒令天师道中人不可伤害他们性命。雷时中虽然元气大伤,虎威犹在,想报仇的道士没有天师道撑腰,也不敢轻捋虎须。
“这一场浩劫中不知有多少道门修士命丧黄泉,修行尽毁,许多人都对天师道放人之举不忿。尤其是楼观、纯阳、上清三宗,虽然并没受多大损失,却极力怂恿群道会盟天下,杀上昆仑,斩草除根。只是这会盟之事若没有圆明天师参与,终究无用,纯阳宫掌教乾元便联合了十八座宝山名观,上百位道教剑仙联名请天师出山,替天行道。
“我那师叔虽然有通天的道法,性子却温润谦和,终究架不住众人哀求,违背本心,与那些恶虎同上了昆仑山。众道士又借口说自家门派损失惨重,人手单薄,愿天师道出尽精英,威凌昆仑,以显我神州正朔。这些人口口声声为了道教大业,其实心中都是报仇的念头。天师当时只想着能从中斡旋,不至再伤人命。
可惜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那雷时中本就是火爆的性子,见中原众道穷追不舍撵到了家门口,不由分说,即率领合山上下拼死反抗。六天混元道弟子虽不及百人,却俱都有一身惊人艺业,若非天师道精英泰半在此,中原道宗恐非其敌。
圆明天师无奈之下,只好重开战端。他与雷时中旧伤未平,又添新伤,一场大战之下,最终落了个两败俱伤之局。而那雷时中,堂堂的一代宗主,重伤之下,竟被鼠辈偷袭而死。可怜一代枭雄,含恨而终。
“这昆仑山之战虽然集合了中原道教无数精英,也不过打了个平手,落得惨胜而已,我宗首当其冲,自不待言。六天混元道死伤无数,从此也一蹶不振。”冒襄说罢长叹,对混元派的际遇颇有惋惜之意。
子杞也长舒了一口气,叹道:“这昆仑之祸,我也略有耳闻,只想不到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哼,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冒襄面容一寒,接着说道:“你以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灭了混元道?——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眠?他们当然不愿容忍一个猛虎一般的邻居。然而,他们更加不能容忍一个猛虎一般的亲戚!”
“你是说,他们要对天,天师道……”
“不错。齐云山一战实在是吓破了他们的胆,两大宗师的修为,是他们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从昆仑山返回中原之际,楼观、上清、纯阳三宗秘密结盟,更在途中暗算了重伤之下的圆明天师!而我宗赶赴昆仑的前辈也俱遭不测!——他们当真好算计,暗伏两线,在中原同时发动了针对天师道的剿灭行动,一夕之间,在山外云游的天师弟子俱遭暗算。嘿嘿,同气连枝,同气连枝,好个同气连枝!我天师道信了这鬼话,竟落得与混元道一般下场!”
冒襄惨然道:“可惜我师折铁当时被一些杂事绊住,未能成行。待惊觉三宗举起屠刀时,却悔之晚矣,虽极力挽救,也不过能多救下几个同门,于大势丝毫无益。”
“竟有这事?那张天师后来怎样?”
“他虽凭着绝世修为逃得了性命,回到山上却已经是废人一个,连兵解亦不能,情形比如今我那师父都不如,据说不久之后,便重入轮回了。之后纯阳宫的乾元道人自封为道门教主,又弄出来个所谓的正统三宗!”
子杞一时默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几个月前,他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的,在长白山见了群道的嘴脸,反而觉得这事情顺理成章了。“这样看来,此次群道围山,必不会善罢甘休了。”
“是了,这棒打落水狗的本事,原本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一天不走,你就要在这儿呆上一天;一年不走,你就得呆上一年。——时候不早了,你早些休息。明日你若无事,不妨去玉皇殿后的三省堂转转,常有一位老道长在那里开堂讲经,你无事时便听听,或许与你有些助益。”
本文网址:https://www.8is.net/xs/14/14473/66563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8is.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